The most-visited 中文 Wikipedia articles, updated daily. Learn more...
六四事件,又稱八九民运、八九学运、天安門事件或六四天安門事件,中国官方称1989年春夏之交的政治风波,广义上指1989年4月中旬开始的以悼念胡耀邦活动为导火索、由中国大陆高校学生在北京市天安门广场发起、持续近两个月的全境示威运动;狹義上指六四清場,即1989年6月3日晚間至6月4日凌晨,中央军事委员会调集中国人民解放军戒严部队、武装警察部队和人民警察在北京天安門廣場对示威集会进行的武力清场行动。 六四事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該事件以武力鎮壓结束标志着自改革開放以來在中国大陆推动的后期政治体制改革失败,赵紫阳、胡启立、鲍彤等中共溫和派高层事後被撤职,而胡耀邦已在八六学潮後辞去中共中央总书记一职,於是1980年代被官方不同程度推動的自由化改革以及民间的“新启蒙运动”也就此停止,此後官方只批准了很少数量的遊行活動。不過六四事件引发了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天安门清场后欧美等西方国家多对镇压行为表示谴责甚至進行制裁,亚非拉等地发展中国家多对镇压行为表示同情或者支持,而苏联及东欧国家看法不一,不過六四的慘痛後果令1989年年底出現自由化呼聲時沒有發生流血衝突,學運最終仍有多少影響到東歐與東亞的民主化浪潮的成功。
李鴻鈞(1959年5月11日—),中華民國無黨籍政治人物,現任監察院副院長,曾任親民黨秘書長、長庚醫院董事並曾代表親民黨與國親聯盟連任五屆立法委員,因其曾於日本留學及任職,立委任內曾為立法院台日交流聯誼會副會長。祖籍福建省泉州府安溪縣,為前內政部部長李鴻源胞弟、前臺北縣泰山鄉鄉長李騰輝之子。 2001年,在親民黨主席宋楚瑜的拜訪勸進下參選立委而進入政壇,2008年因國親聯盟進入中國國民黨,但於2015年重回親民黨,2020年因親民黨政黨票未能突破5%而無緣六連霸,結束18年的立委生涯;2022年因獲時任總統蔡英文提名監察院副院長,並獲立法院絕對多數同意而出任,為維持中立角色而辭去黨職並暫時退出親民黨。